索引號 | 640502001/2022-00360 | 文號 | 衛沙政辦發〔2022〕82號 | 生成日期 | 2022-09-05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發布機構 | 沙坡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責任部門 | 沙坡頭區農業農村局 |
各鄉鎮人民政府,區發改局、科技局、工信和商務局、自然資源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旅游和文體廣電局、鄉村振興局:
《關于印發沙坡頭區農業倍增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已經區人民政府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中衛市沙坡頭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9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
沙坡頭區農業倍增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沙坡頭區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第五次黨代會總體安排,立足加快先行市和美麗新中衛的新發展階段,堅決踐行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為總抓手,大力實施“十大工程”,以全產業鏈構建發展為路徑,堅持立農為農、項目帶動、科技支撐、品牌引領,強化創新引領,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集群發展枸杞、奶牛、肉牛(羊)、冷涼蔬菜產業,壯大蘋果、設施蔬菜、生豬、家禽等鄉村特色種養業,健全完善生產組織、投入保障、產銷對接、風險防范“四大體系”,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區多園”“集群成鏈”的現代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體系,推動全區農業高質高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全面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充分發揮政府在產業規劃、政策激勵、主體培育、統籌協調等方面的主導作用,激活要素、激活市場、激活主體。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資源要素更多地向鄉村匯聚,把二三產業留在鄉村,把就業創業機會和產業鏈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
——堅持創新驅動、項目帶動。圍繞奶牛、肉牛(羊)產業集群,加大政策配套和招商引資,建設一批帶動能力強、示范效果好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構建創新驅動和項目建設相得益彰的農業倍增支撐體系,推動力量向產業體系構建聚集、項目向優勢產業培育聚攏、資金向現代產業發展聚合。
——堅持科技支撐、綠色高效。強化科技創新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的作用,加大制度供給,健全標準化種養體系,大力推進兩個“三品一標”建設,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完善特色優勢產業全周期、全鏈條、全過程質量體系,提升綠色化發展水平,鞏固提升獨特品質和獨特功能。
——堅持品牌引領,立農為農。大力實施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戰略,以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為載體,引導企業重視品牌塑造,提升產品品質和品牌影響力。打造提升農業品牌推介平臺,加強產銷銜接、品牌宣傳、產品推介,推動中衛“寧字號”農產品走向全國、打入高端市場。
(三)發展目標。
——農業綜合產值實現翻番。力爭到2025年,沙坡頭區農業綜合產值達到150億元。打造奶業、肉牛(羊)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沙坡頭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0元大關、增長率10%以上。
——特色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力爭到2025年,沙坡頭區枸杞生產面積達到10萬畝,蔬菜、園林水果、西甜瓜生產面積分別達到9萬畝、26萬畝、26萬畝;奶牛存欄達到10萬頭,肉牛、肉羊、生豬、家禽飼養量分別達到7.8萬頭、56萬只、60萬頭、700萬只。
——農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構建以國家級為龍頭、自治區級為骨干、市縣級為基礎的產業園建設體系,沙坡頭區培育產業聯合體5家,營業收入超億元的綠色食品加工企業5家,建成農業標準化全產業鏈示范基地2個,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園區)3個,鄉鎮和中心村綠色食品加工功能區1個以上,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1%,打造“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加工優勢區”示范市。
二、重點任務
(一)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緊緊圍繞“國之大者”抓糧食安全生產,從靠實責任保障、收益保障和基礎支撐三個方面發力,大力實施“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戰略,開展糧食節約、機收減損、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綠色高產示范和良種良法攻關應用等行動,加大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糧食種植面積、產量不減少。到2025年沙坡頭區新增高標準農田12萬畝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61,確保高標準農田全部用于糧食生產,糧食功能區全部實現“糧田糧用”。力爭到2025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27.5萬畝,總產量不低于16萬噸,小麥、水稻、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2萬畝、23.5萬畝左右,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2萬畝以上,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7%以上。(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區發改局、自然資源局、水務局、鄉村振興局)
(二)推動枸杞產業高端化發展。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和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機遇,大力實施“基地穩杞、龍頭強杞、科技興杞、質量保杞、品牌立杞和文化活杞”六大工程,優化產業布局,扎實開展“百、千、萬”綠色豐產高效示范園創建行動,通過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推動枸杞種植規?;?,管理規范化、質量標準化和市場品牌化。鼓勵江南好、榮杞堂、烏瑪農場等枸杞經營企業在天貓、京東等互聯網平臺進行銷售,同時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市場影響力,組織轄區枸杞銷售企業參與枸杞博覽會。力爭到2025年,建成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10萬畝,培育自主品牌15個以上,并取得“寧夏枸杞”地理證明商標使用資格,枸杞加工轉化率達到35%,枸杞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0億元。(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區發改局、科技局、工信和商務局、農業農村局、旅游和文體廣電局、鄉村振興局、市場監督管理分局)
(三)推動奶產業全產業鏈發展。聚焦擴規提質、補齊加工短板和延伸產業鏈,構建沿黃河優質奶源基地和沙坡頭區騰格里沙漠南緣、麥垛山、香山北麓百億級奶牛全產業鏈。規劃建設麥垛山10萬頭奶牛養殖基地,全面支持光明乳業加大投入、擴大產能,加快推進光明乳業年產2萬噸嬰幼兒奶粉和日產2000噸液態奶生產線,補齊乳制品加工短板,提升生鮮乳就近就地精深加工能力,培育奶產業發展新動能。擴大沐沙、阜民豐奶牛養殖園區規模,推進現有養殖場補欄擴量。配套完善糞污治理、醫療廢棄物處理等設施,走綠色發展之路。全面推廣良種選育、高效繁殖、生產性能測定、全混合日糧、精準化飼喂、信息化管理等技術,提高標準化養殖水平和綜合效益。依托寧夏奶業科創中心開展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夯實牧場育種基礎、完善牛群系譜、構建育種體系,以DHI為抓手,以育種和質量安全為基礎,提升沙坡頭區奶產業發展水平,實現測奶強育種、測奶提水平、測奶保質量、測奶抓數據,推進奶牛群遺傳改良和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構建產學研融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奶業科技創新體系,將沙坡頭區創建為國家農業(奶業)科技園區,全面打造“寧夏中衛黃金奶源之鄉”。力爭到2025年,沙坡頭區奶牛存欄達到10萬頭,成母牛平均年單產達到10噸以上,奶產量突破50.55萬噸,奶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00億元。(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區發改局、工信和商務局、自然資源局、水務局,各鄉鎮)
(四)推動肉牛(羊)產業優質高端化發展。堅持“優質+高端”雙輪驅動,進一步調優種養結構、調大經營規模、調強加工能力、調長產業鏈條,著力構建肉牛(羊)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打造引黃灌區、揚黃灌區2個優質肉牛產區,不斷提高產業集中度。著力提升寧夏夏華等屠宰加工企業肉牛屠宰加工產能,牛肉精深加工能力達0.7萬頭,引導龍頭企業與養殖場、合作社、養殖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發展訂單生產,構建“規模養殖+精深加工+品牌營銷+綜合服務”一體化經營模式,全面打造優質肉牛良種繁育基地、高端牛肉生產基地和“寧夏中衛高端肉牛之鄉”。力爭到2025年底,沙坡頭區肉牛飼養量達到7.8萬頭,其中,存欄3.8萬頭、出欄4.0萬頭,屠宰加工率達到50%以上,精深加工率達到20%以上,良種化率達到90%以上,規?;B殖比重達到55%,肉牛加工轉化率達到44%,全產業鏈實現產值19.5億元。肉羊飼養量達到56萬只,屠宰加工達到13萬只以上,屠宰加工率達到70%,精深加工率達到25%,羊產業實現全產業鏈產值3億元。(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區工信和商務局、鄉村振興局、市場監督管理分局,各鄉鎮)
(五)推動鄉村特色種養業規?;l展。依托資源優勢,聚焦果蔬、生豬、家禽等鄉村特色產業,建設拱棚韭菜、設施番茄、速凍毛豆、燕窩果等“小而精、特而美、規模適中、帶動力強”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形成一村帶多村、多村連成片的發展格局。新建提升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2萬畝,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1個,綠色蔬菜標準園1個,沙坡頭區改造提升設施日光溫室1290座,將“沙坡頭蔬菜”“韓閘韭菜”打造成寧夏區域公用品牌,打造蔬菜產業特色小鎮2—3個。建設蘋果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園1200畝、蘋果提檔升級示范基地1000畝,推廣蘋果有機肥替代化肥8萬畝;支持沙坡頭果業、南山陽光果業、弘興達果業取得出口認證,將優質蘋果送出國門,進入大型超市。爭取到2025年,蘋果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蘋果種植規模達到16.5萬畝,精品果率達到80%,實現綜合產值24億元。推進優質飼草規?;?、產業化、集約化發展,建設香山地區優質飼草產業帶,建立調貯加工基地,保障養殖飼草供應。加大葡萄酒產業與文旅深度融合,支持“寧夏紅”“漠貝”品牌建設,新建葡萄酒產業園1個,將迎水橋鎮打造成葡萄產業特色小鎮。鞏固沙坡頭區生豬養殖重點縣(區)產業基礎,加快推動沙坡頭區正通農牧等生豬養殖場達產達效。加強生豬產業產能調控,能繁母豬存欄量保持在2萬頭左右,規模養殖場數量不低于70個。到2025年,創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強鎮累計2個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累計7個以上,果蔬、生豬、家禽等鄉村特色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8億元。(責任單位:各鄉鎮;配合單位:區發改局、科技局、工信和商務局、自然資源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旅游和文體廣電局、鄉村振興局)
(六)加強農業倍增基礎夯實和動能培育。持續深入推進土地權、山林權、用水權和排污權改革,強化資金、物質裝備、技術、用電、用水、用氣等生產要素城鄉流通保障,降低市場要素成本,組織金融機構推行溫室大棚、養殖圈舍、大型農機、土地經營權依法合規抵押融資,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集體林權、自然資源資產等抵押融資,以及承包地經營權、集體資產股權等擔保融資,幫助生產經營主體解決好融資方面存在的問題,持續為農業倍增夯實基礎、創造條件。積極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依托全域旅游示范區、食品安全區和云天中衛建設,開展“農業+”行動,不斷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和新業態。發揮寧夏奶業科創中心引領帶動作用,建成智慧畜牧業大數據平臺,實現畜禽養殖精細化管理和疫病精準化防控。建設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構建全過程管理數據和分析服務模型,開發提供產品生產情況、行情資訊、供需平衡等服務。拓展地方特色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發展直播基地、達人帶貨、直供直銷等新業態。以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黃河農耕文化、紅色印跡為載體,開發獨具特色、個性突出的鄉村文化旅游新業態。到2025年,沙坡頭區新培育農村電商經營主體10家以上,鄉村旅游經營主體5家以上,依托美麗鄉村和特色產業基地(園區)打造直播基地3個,鄉村旅游重點村5個、精品線路10條以上,培育自治區級以上休閑農莊5家。(責任單位:各鄉鎮;配合單位:區發改局、工信和商務局、自然資源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旅游和文體廣電局、鄉村振興局、市場監管管理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成立由沙坡頭區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農業的領導任副組長,各鄉鎮人民政府和區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沙坡頭區農業倍增行動工作專班,定期召開會議,聽取工作推進情況,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和短板,總結推廣典型經驗,統籌謀劃、協調安排相關重點工作,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區農業農村局,督導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各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成立相應的領導機制,推動構建“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家龍頭企業、一套扶持政策、一套專家團隊、一套考核體系”的工作推進機制和激勵機制,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細化、量化、實化目標任務和措施路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常態化開展“最美農技人”“鄉村振興領頭人”“十佳農民”等評選活動,引導支持基層黨員帶頭發展特色產業,帶領農戶共同致富、建設美麗鄉村和幸福家園。
(二)強化政策扶持。加大資金投入,推動政策要素向特色產業集聚,積極爭取國家和自治區專項補助資金和產業發展政策,市級每年預算1000萬元,各縣(區)每年預算涉農資金3000萬元,設立農業高質高效發展專項資金,優先支持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產業基地和高標準農田,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和新型經營主體,振興種業和建設鄉村冷鏈物流設施等。依托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涉農整合資金、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土地出讓收益等現有財政資金渠道,進一步加大統籌整合力度,年度到區的推進鄉村振興銜接補助資金55%以上,爭取到位的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重點用于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同時實行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的政策激勵機制和績效評估管理機制。
(三)強化風險防控。完善農業保險風險防范機制,健全農作物病蟲害和重大動物疫病綜合防控體系,有效降低自然災害、動植物疫病、市場風險,確保產業發展有保障,農戶增收有保證。支持保險機構開發推廣新型保險產品,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風險保證保險和農產品期貨期權、農業保險聯動,提升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加強動植物疫病綜合防控。加強農作物病蟲害和重大動物疫病監測與預警,推廣綠色防控措施,集成綜合防控技術,實現病蟲綜合治理、農藥減量控害。到2025年,沙坡頭區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50%以上。嚴把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分區防控關鍵環節,推進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全覆蓋和布病、包蟲病等人畜共患病區域免疫,落實綜合防控和無害化處理措施,提高全鏈條生物安全水平。推進“食品藥品安全區”創建和農業投入品在線監管,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強化“檢打聯動”,確保主要農產品質量監測合格率達到98%以上。
(四)強化責任落實。建立“市、縣(區)、鄉”三級黨政領導包抓農業倍增行動責任清單,明確任務、壓實責任、推進落實。各鄉鎮要采取交叉互評、觀摩交流、示范創建、定期評估排名等方式,實行臺賬式管理,營造“掛圖作戰”抓進度、“閉環管理”抓推進、“銷號管理”抓落實的濃厚氛圍。區委農辦和自然資源、農業農村部門要扛起統籌抓總責任,加大政策、項目、技術、資金和服務統籌協調力度,激發社會資本和農民群眾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的積極性。區發改、財政、科技、水務、商務、生態環境、旅游、鄉村振興、金融等部門要通力協作,切實增強工作推動合力,全力推進農業倍增行動實施。建立健全考核評估體系,將農業倍增行動納入鄉村振興戰略考評體系,對重點任務和指標進行量化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嚴格兌現獎懲,加強跟蹤問效。
附件:1.沙坡頭區2022年農業重點項目清單
??????????2.沙坡頭區“十四五”時期謀劃儲備農業項目一覽表